《液壓系統溫度過高怎么辦?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液壓系統溫度過高?》是由該求咨詢者在本網站咨詢后系統自動生成的信息,用戶名和單位名稱是咨詢者自己登記填寫的,如有違背事實,請聯系我們刪除,以維護良好的網絡環境!
液壓系統故障70%以上是由液壓介質(主要指液壓油)引起的。除了介質受污染的原因外,液壓油溫過高也是影響液壓系統正常運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液壓系統的正常工作溫度為30-50℃,最高不超過70℃,最低不低于15℃。
液壓系統油溫過高會使液壓油發生黏度降低、產生氣穴、加速油的老化等不良后果,使系統各運動部件之間的潤滑變差,磨損加劇,造成液壓元件失靈或卡死;同時會造成密封加速老化而失去彈性,輕則使系統漏油,嚴重的會造成系統停機。
液壓油溫度升高時,油分子內聚力減小,其黏度就出現下降。液壓油黏度降低對系統造成的影響是泄漏量增加。
油溫升高時間,液壓油中的空氣分離壓及飽和蒸汽壓會升高,使氣穴現象更容易發生。如一般的液壓泵工作時在真空度0.5MPA時就會發生。
由氣穴產生的氣蝕會嚴重損傷元件(尤其是動力元件)表面,進而大大縮短元件的使用壽命,同時會降低整個液壓系統的工作效率,如液壓泵的吸油能力及容積效率降低等。
氧化反應是液壓油老化的第一要因,而氧化反應的發生與油溫關系十分密切,經試驗證明,當油溫達到溫度區(55-60℃)時,油溫每升高10℃,液壓油的氧化反應就升高一倍,其壽命縮短50%。液壓油污染后,會加速各元件之間的磨損,導致惡性循環。
散熱器表面沉積污物過厚將造成散熱、通風不良,致使油溫過高;液壓油箱中液面過低而使系統循環的油量不足,也會導致系統油溫過高。
液壓油牌號特別是油液黏度指標選用不當,將直接威脅到液壓系統的正常工作。所以只能選用特定的黏度范圍且黏度變化盡量小的液壓油。選擇液壓油時還應考慮具體的施工地域和季節,北方地區冬季施工應選用黏度較低的液壓油;夏季則應選用黏度較高的液壓油;對有明確規定用油標準的機器應嚴格按規定加注液壓油。
系統壓力調整過高時,溢流閥就不能正常溢流降壓,造成內泄漏增加,致使系統油溫升高。對回油路上帶背壓閥的液壓系統,如果背壓閥調壓過高,也會因回油阻力過大而造成油溫過高。當回油濾芯堵塞或回油管路老化脫層時也將造成背壓偏高,增加油液流動時的壓力損失,造成油溫過高。
液壓泵吸空使油液中混入空氣過多,在高壓作用下產生氣穴現象和液壓沖擊,并伴隨強烈振動和噪聲,致使系統油溫快速升高。造成液壓泵吸空的原因多數是由于進油濾芯或進油管阻塞所致。若油管連接處松動或先導泵、主液壓泵傳動軸油封破損,也會造成液壓泵吸空。
在能量傳遞過程中若內泄漏嚴重,將增加系統的容積損失,損失的能量轉化成熱能而造成系統油溫過高。若元件間隙過小,各相對運動件之間產生摩擦,也可使油溫升高;而間隙過大則泄漏嚴重。
液壓系統中的元件嚴重磨損可造成系統油溫過高。系統中元件的很多部位都是靠間隙密封的,一旦這些液壓元件磨損,則會引起內泄漏增加,導致油溫升高,造成油液的黏度下降,繼而引起內泄漏進一步增加,造成油溫進一步升高,形成惡性循環。
液壓站液壓系統在開車之前需要有效的檢查其系統上的各調節的裝置以及手柄是否被無關的人員動過,檢查電氣開關和行程開關的位置是否正常。開車前應檢查油溫。若油溫低于10℃,可將系統空載運轉進行升溫。若室溫在0℃以下,液壓油凝結,則應采取加熱措施后再啟動。若有條件,可在夏季和冬季使用不同黏度的液壓油。
液壓站液壓系統在工作的過程中應該隨時注意其油位的高度和溫升,一般油液的工作溫度在35℃~60℃較合適。液壓油要定期進行檢查和更換,保持油液清潔。對于新投入使用的設備,使用一個月左右應清洗油箱,更換新油。以后視液壓油清潔程度每隔一年或按設在備說明書要求的間隔時間進行一次清洗和換油。
液壓系統對于機械設備的作用,相當于心臟之于人的作用。日常做好設備維護保養,了解可能出現的故障情況、盡快判斷故障部位、分析故障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排除故障,才能發揮設備的最優性能。